蒙兴文医生如何从根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肌骨超声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晨僵、疼痛、关节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类风湿性关节炎号称“不死的癌症”。自我们从事类风湿研究工作以来较常见的问题是“治了好转,停药就犯”犯一次严重一次,总是反反复复!使患者不仅身受其苦,也增加了经济负担。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谁造成了患者这样的伤害呢?成都风湿医院蒙兴文医生讲述。
医者多点责任,患者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成都治疗风湿医院蒙兴文身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风湿病研究员,职责所在,我们不回避责任,类风湿难以治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临床医生观念滞后和少一份对患者的负责的态度。纵观国内当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仅停留在非甾类抗炎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生物制剂,甚至安定类药物帮助疼痛难以入睡的患者等。我们换位思考,医嘱过后,无效怎么办?是换药?还是加量?止住了疼痛,病情仍然在隐匿发展怎么办?后期产生耐药性了又怎么办
“难以康复、不死绝症”始终烙在患者脑海之中,导致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忽视了治疗,以至于造成很多患者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让人谈之色变。因此,如果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能去多思考,多专研,多一份责任,我想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世界上消失将不是梦想。
找到致病源,病就等于好了8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这是很多临床医生都知道的,那么炎性滑膜炎是怎么来的?怎样切断致病源呢?许多医院和临床医生没有专研,缺乏认识,是导致患者久治不愈的根本所在。在此将我院多年研究成果通俗略括给广大患者,让患者们对(RA)有个新的认知。
类风湿关节炎(RA)“病在关节,根在免疫”,主致病根源是在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表现主要为Th1/ Th2的失衡,导致淋巴细胞中的“免疫细胞”和“关节细胞”形成“误识”(识别错误)从而进行“误食”(错误攻击)产生慢性无菌炎性滑膜炎症,随着无菌性炎症刺激骨质和增生增厚则会出现疼痛、晨僵、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以至于受累到心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肾脏。较终导致患者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总结:依据RA较科学的发病原理,要想治好类风湿性关节炎,万不可忽略了致病源,必须做到:
1、清除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使疼痛、晨僵、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
2、从免疫根源入手,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阻断病情反复。
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技术是通过高频超声(3~17Hz)扫描提供优异的临床图像,以清晰显示肌肉等软组织层次关系及其内部机构来诊断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新型超声检查技术。通过肌骨超声,医生可以分辨毫米级以下动态的这些组织结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关节面及周围神经等浅表软的毗邻关系、形态大小、结构文理、血流分布,从而获取这些组织器官的解剖变异、炎症、退行性病以及创伤等病变的全方位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精准评估。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医学家在一项针对运动员膝关节慢性肌腱创伤的研究中发现,肌骨超声可反映出关节周围血流信号的增加、滑膜增厚和骨膜下水肿的状况,自此肌骨超声在关节炎症的检查上开始受到意大利医学界关注。随后,意大利风湿病学学会联合佛罗伦萨大学医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肌骨超声诊断风湿关节病临床价值研究纳入科研项目。经过数百项实验室研究,肌骨超声被证实在不同类型风湿关节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等早期炎症筛查和软组织分辨力上显示出自身独特的优势。肌骨超声被循证医学证实可提供其他影像学、常规创伤性检查等无法得到的重要诊断信息,为风湿关节病精细化诊断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意大利成为全球首个将肌骨超声技术纳入风湿关节病临床必要检查的国家。随着该技术在风湿关节病检查领域优势的不断拓展,全球一些发达欧美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等陆续正式将肌骨超声纳入风湿科常规检查。肌骨超声技术的成熟应用,已成为当今国际风湿关节病诊疗领域较具专业性的可视化关节影像学检测“金标准”。
2018年,成都风湿医院率先从意大利引进欧美新一代MSUS肌骨超声技术,并获得该仪器检测在西南地区的临床应用授权资格,预示着我院在风湿关节病的高水平精准诊断领域已与国际接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肌骨超声的引进必将大力推动西南地区风湿关节病可视化精细化诊断技术的全面发展。
成都风湿医院蒙兴文医生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要轻信特效药、偏方、祖传秘方等,应到风湿病专业治疗机构,科学、系统的检查并治疗。盲目用药会使病情加重。请患者科学诊疗!祝您早日康复。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