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迎来倒春寒 医生教您巧识类风湿的七个征兆
成都在2月27日入春了,但一波三折才是天气君的习惯,本月9日左右,倒春寒杀到。倒春寒时节是类风湿高发季节,如果反复发作不及时治疗还会伤及心脏或导致关节变形肢体残废。我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总结七大征兆助您及时发现类风湿。
(图:类风湿未及时发现治疗导致关节变形)
倒春寒湿气重 巧识类风湿的七个征兆
1、肩膀和肘部疼痛僵硬:肩膀较易受到类风湿的影响,症状常表现在夜间上臂疼痛,抬臂困难,胳膊僵硬,无法正常洗澡、穿衣,日常活动受限。
2、膝盖肿胀发炎:膝盖关节的发炎导致关节滑液的大幅增加,进而发生肿胀,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膝外翻、膝内翻等骨骼变形问题。
3、手和腕部肿胀疼痛:类风湿会对手部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手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发生畸形。腕部可能发生腕管综合征,即按压腕部神经会出现手部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症状。
4、足部和踝骨异常:足部和脚踝也是经常受到影响的部位,尤其早期症状可能体现在足部,双脚可能变宽,出现疼痛,甚至走路困难。
5、眼干涩发炎:约四分之一的患者还会遭遇眼干涩的困扰,其他可能出现的眼部问题还有角膜炎、巩膜炎等,引起患部发红疼痛。
6、颈部和下巴疼痛:类风湿还会导致颈椎不适,以及连接上颌下部的颞下颌关节也会发生红肿、压痛的情况。
7、心肺循环系统问题:80%的患者会出现贫血导致的疲劳症状,因为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下降。
倒春寒气候潮湿阴冷,会诱发或加重类风湿症状,如果此时不做好防护工作,会引起关节疼痛并引发更多的并发症危害生命,较后加大治疗难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因此一旦出现以上征兆,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公立医院检查治疗,防止错过较佳治疗时机。
有效阻止类风湿关节破坏 关键在于早期规范治疗
类风湿软骨或骨质破坏可以在发病的3个月内就出现。国际公认的治疗的较佳时间是起病3个月内。我院大量临床案例证实,多数类风湿的大部分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头1-2年内。因此医生提倡大家尽早到正规公立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诊治。
成都风湿病医院是一所拥有65年历史的国家公立部队医院,一直承担着风湿免疫病的体检、救护、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信息研究等任务。多次获得“全国十佳风湿诊疗医院”、 “诚信医疗单位”、“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自引进“净骨疗法体系”治疗类风湿以来就备受医疗界的瞩目和青睐,央视多档节目(《新闻直播间》、《发现之旅》、《有医说医》)都对其进行了深入报道。
较后医生提醒大家,3月成都将有3次降温,9日前后,日平均气温下降5-7℃;14—16日,日平均气温下降3-5℃;18—20日,部分地区有小雨(雪)。因此大家要未雨绸缪,预防类风湿发作,注意防寒保暖。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