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百花开放,皮肤过敏者应注意预防过敏
作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不仅是我国传统节日,还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正值草木吐绿,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清明节给人较大的感觉就是阴、湿,在中医学看来这样的气候是很容易生病的。因此清明前后养生非常重要,那么清明时节的衣食住行该注意些什么呢?
穿衣
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容易衣着单薄,遇上阴雨绵绵的天气,就应及时添衣,防止受寒、淋雨。外出要随带雨具,防止淋雨而感冒。晴天外出和运动易于出汗,出汗后要及时换衣,保持温暖干燥。
春季穿鞋应注意它的透气性、保暖性和吸湿性三大特点,还应注意到其式样及尺寸大小。一般而言,应选择鞋帮较深一些的式样,尺寸大小应合适,松了穿着不便,容易疲劳,而且保暖性差,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过紧的鞋子会压抑皮下毛细血管,影响正常的代谢功能。
饮食
清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当春之时,内经强调“食应减酸宜甘以养脾壮阳”,也就是说,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尤忌油腻生冷。
清明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火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再加上清明放假还要祭奠,这时非常容易导致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肥胖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
居住
清明时节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室内外卫生,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都要清扫干净,并经常消毒,减少传染病的扩散。
注意生活起居规律要有所调整,晨起时间应该逐渐提早,比冬季要提早半个小时起床为宜。晚间睡眠时间晚睡半小时。适应大自然的规律,所谓“闻鸡起舞”就是早起到河边、林间走走,呼吸新鲜,适当运动。
出行
清明节小长假已到,很多人举家外去春游,既愉悦心情,又锻炼身体。但是出游玩耍的同时希望大家注意一下以下注意事项。
1、清明出行注意安全
清明小长假正值出行高峰,又是天气多变的时节,路况复杂。自驾出游的朋友们应该注意行车安全,尽量避免熬夜、奔波劳累。
2、春游出行有备无患
成都风湿专科医院提醒:春季出游应该带足衣物,勤穿勤脱,以防感冒,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穿舒适的衣服和轻便耐磨的鞋子。另外,较好随身携带感冒药物。
3、注意饮食与皮肤卫生
春游时要注意饮食营养与卫生,应避免食用不洁、生冷食品,一面引起消化不良和一些传染病。不要随意采集食用野菜野果、动物肉、蘑菇等。
此外,春季百花开放,皮肤过敏者应注意预防过敏。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